城區(qū)南擴、產業(yè)南移,這是一個追趕跨越、日新月異的新區(qū)。捷成項目區(qū)棚改集中征遷,這是一件推進發(fā)展卻又被稱為“天下第一難”的工作!
一個是推進新區(qū)大發(fā)展、品位大提升的民生項目,寄托了太多人的殷切期盼;一個是目前全縣體量最大、拆遷難度最大、矛盾最復雜的棚改項目,是一塊難啃的“硬骨頭”。一頭連著城市發(fā)展用地需求,經濟社會發(fā)展必須保障;一頭連著被征遷群眾合法利益,社會和諧穩(wěn)定必須維護,兩頭都耽誤不得。
征遷工作被譽為天下第一難事。然而,自2018年9月下旬征遷工作啟動以來,僅僅兩個多月時間,項目指揮部就打了一場漂亮的“收官戰(zhàn)”,全面完成了4個村近1700戶,近80萬平方米征收任務,創(chuàng)造了在全縣征遷工作中時間最短、完成體量最大、涉及戶數最多、情況最復雜的“城南奇跡”,打造了上饒縣征遷工作“城南模式”,為全縣征遷工作提供了“城南經驗”。
領導高位推動、部門密切聯(lián)動,持續(xù)凝聚項目征遷強大合力
7月5日項目簽約后,7月中旬縣委縣政府立即成立了縣委書記熊孫魁任總指揮長,縣委副書記、縣長何黨生任第一副總指揮長的服務捷成項目指揮部。9月下旬,縣委縣政府又成立了縣委副書記魏文攻任指揮長的城南片區(qū)棚戶區(qū)(城中村)綜合改造項目二期指揮部。
熊孫魁、何黨生多次深入項目一線,現(xiàn)場督導、調度項目征遷工作,要求項目指揮部不斷創(chuàng)新方法,強化科學調度,加大推進力度,確保按時完成征遷任務。
魏文攻就項目進行高密度調度,全程指導,經常在現(xiàn)場一線工作到深夜,做到了只要項目推進有需要,第一時間出面協(xié)調。縣領導傅元本、周華兵、李洪波多次到現(xiàn)場督促協(xié)調;縣領導、項目副指揮長王政、葉小華堅持駐守一線調度項目征遷工作,及時解決項目征遷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……
城南新區(qū)黨工委管委會負責人同工作組成員一起“5+2”“白加黑”工作,全程參與項目征遷任務。
征遷項目指揮部從鄉(xiāng)鎮(zhèn)抽調8名鄉(xiāng)鎮(zhèn)長、縣直機關5名負責人,茶亭鎮(zhèn)黨政班子全員上陣,城南新區(qū)抽調精兵強將,成立了18個征收工作組,確保城中村改造工作形成合力、高效運轉。同時,組成了7個綜合保障組,為項目征遷工作提供立體式、多角度、全方位、高效率的保障服務。
量準一把標尺,全程陽光操作,全力維護被征遷群眾核心利益
征遷工作中,群眾最在意、最擔心、最害怕的是政策是否公開、執(zhí)行是否公正、人與人之間是否公平。城南新區(qū)把陽光征遷作為鐵的紀律,將拆遷補償政策、拆遷公告、安置補償說明、拆遷工作流程、舉報電話以及拆遷負責人等信息予以公布,切實做到所有政策陽光操作,在每一個環(huán)節(jié)都做到“一把尺子量到底、一個標準算到底”,切實讓被征遷群眾吃上了“定心丸”。
在征遷工作啟動之初,工作組開誠布公,直面群眾內心的疑慮,多次召集被征遷群眾坐在一起,召開政策解讀會,一件一件解答村民的疑惑,讓每個村民都對征遷工作了解得一清二楚。
征遷過程中,指揮部始終做到一個政策、一個標準、一把尺子、一套人馬、一包到底的“五個一”原則,把并把征地拆遷工作置于社會監(jiān)督之下,使征地拆遷工作“見得陽光、曬得太陽”,贏得了被征遷群眾的支持與信任。
同時,指揮部充分發(fā)揮黨員干部帶頭作用,村干部、群眾黨員、干部家屬帶頭簽約。“這個棚改項目是省市縣的重大項目,建成后將對全縣經濟社會發(fā)展有重大意義,作為一名黨員干部,我自然應該帶頭簽約,為群眾作表率。”第一個與指揮部簽約的應坊村支部書記鄭太國表示。
為全面打消被征遷群眾的(下轉四版) (上接一版)疑惑,所有簽約儀式均在項目指揮部進行,其他群眾只要有意愿就可以看到簽約全過程。在黨員干部的帶頭示范下,被征遷群眾紛紛與項目指揮部簽約。
第一片區(qū)完成,第二片區(qū)完成,第三片區(qū)完成……11月29日,喜訊再度傳來——項目征遷工作圓滿收官,4個村近1700戶近80萬平方米房屋征收任務全面完成。
堅持以人為本,以情凝聚民心,努力夯實項目征遷工作基礎
祖祖輩輩居住的地方,如今突然要拆掉舉家遷徙,肯定會讓被征遷群眾都難以適應。如何讓被征遷群眾解開心結,這是項目指揮部一道繞不過去的坎。
征遷工作啟動前,項目指揮部印發(fā)了4000余份《致全體棚改村民的一封信》,從棚改的目的意義、政府推進棚改的決心、棚改后新區(qū)的發(fā)展前景、棚改后村民新生活的展望等方面,激發(fā)村民參與棚改的積極性,攪動村民思想上的“一池春水”。在城南大道、鎮(zhèn)村主要干道、人流密集區(qū)、主題公園、文化廣場等地懸掛宣傳橫幅1000余條,營造了棚戶區(qū)改造的濃厚氛圍。
項目指揮部先后召開村民意見征求會、鎮(zhèn)村干部動員會、村民代表動員會、黨員干部及理事會成員動員會、涉縣干部職工及親屬動員會、村民小組長動員會等40余場次動員會,參會人員達4000余人次,最大限度地調動各方面力量投身棚改、參與棚改的熱情;鎮(zhèn)村黨員干部、村民小組長、村民理事會成員入戶宣傳棚改實施方案、棚改相關政策,面對面解答村民的疑惑和問題,做到棚改方案、政策家喻戶曉。
解決好安置問題,是征地拆遷的重中之重。考慮到群眾的生活習慣,安置小區(qū)設在茶亭鎮(zhèn)墩頭與應坊交界處,幾乎等同于就地安置。安置小區(qū)規(guī)劃面積160畝,建筑面積31萬平方米,規(guī)劃建成2424套安置房。安置小區(qū)周邊將配套建設幼兒園、中小學、醫(yī)院、文化廣場、超市等,建成后的安置小區(qū)將成為環(huán)境幽美恬靜、配套功能齊全的文明生態(tài)新村,就解決了被征遷群眾的心病。
同時,項目指揮部把征遷工作當成群眾路線的一次生動實踐,工作組成員以決心、恒心、愛心去化解群眾心中的“堅冰”,以春風化雨般的優(yōu)質服務,挨家挨戶耐心細致做通群眾思想工作,竭盡所能為被征遷戶排憂解難。對50余戶唯一住房、尋找房源困難的特殊群體提供尋找房源補助和租房信息,對70周歲上的殘疾人、貧困戶、重大疾病者給予3至5萬的貧困補助,讓他們切實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心。
一線錘煉干部,敢于擔當奉獻,高高樹起征遷戰(zhàn)場鮮艷旗幟
政策制定好了,執(zhí)行的關鍵在人。為確保征遷工作順利推進,項目指揮部從各縣直機關、鄉(xiāng)鎮(zhèn)街道抽調了200余名干部,其中就有5名單位主要負責人、8名鄉(xiāng)鎮(zhèn)長,其余的全部是各單位骨干力量。
進駐到指揮部之初,全體黨員干部就重溫了入黨誓詞,并莊嚴承諾:艱苦奮斗、攻堅克難,公開公平公正,堅決啃下這塊難啃的“硬骨頭”。
想破頭皮、磨爛嘴皮、餓癟肚皮、踩壞腳皮——這是工作組日常工作的常態(tài)。
工作組成員每周7天上班,白天進村入戶和群眾協(xié)商,晚上回來與被征遷群眾簽約,完善檔案;每天工作時間超過15個小時,有一段時間甚至連續(xù)幾天熬到凌晨。累了,就在路邊的石頭坐會;困了,就在辦公室躺椅上休息一會;晚上加班餓了,泡碗方便面對付下……
聽不到抱怨聲,見到的都是耐心認真地與被征遷群眾交談、解釋。短短三個月時間,每人平均消耗金嗓子喉寶6盒。
有這樣一支隊伍,何愁做不好工作?
第一組完成、第二組完成……這是一場看不見的比賽,大家鉚足了勁,使出渾身解數,搶時間,趕進度。
喜訊相繼傳來,僅僅兩個多月時間,4個村近1700戶、近80萬平方米征收任務全面完成,項目指揮部創(chuàng)造了在全縣征遷工作中時間最短、完成體量最大、涉及戶數最多、情況最復雜的“城南奇跡”。
這成績,是汗水澆灌出來的,也是用實干的雙手鑄就的,廣大黨員干部在這個戰(zhàn)場上高高豎起了一面飄揚的旗幟!(記者黃宗振)
請輸入驗證碼